走进古都安阳,探究汉字文化

——在学活动出发前的讲话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李万里

同学们!

中小学生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我们河南历史厚重、山川壮美、人杰辈出、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源远流长;我们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是炎黄子孙的根源地;围绕着老家河南”“红色河南”“厚重河南”“生态河南”“出彩河南等主题,我们河南有着丰富的学资源。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无价瑰宝,她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而且蕴含着丰富知识。汉字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主要的造字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产生以后,形体发生过很多变化,它们先后被称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在我们河南省安阳市发现的!

今天,我们学校五年级3个班将奔赴安阳,到“殷墟宗庙宫殿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基地,开展“走进古都安阳,探究汉字文化”为主题的学活动,探究汉字文化,感受厚重河南,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两周前,学校给大家推送了“七朝古都安阳”“甲骨文”“殷墟简介”“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等丰富的文本资料;推荐了“河南安阳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的奥秘”等与本次学活动主题内容相关的网站,让大家浏览、学习;提出了“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是什么样子的?”等7问题,让大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昨天,在各班开展的“行前交流课”上,老师非常欣喜地看到,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分享、相互质疑、共同讨论,同学们圆满解决了这些问题,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

纸上得到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午,我们到“殷墟宗庙宫殿遗址公园”学基地,开展学活动。首先,参观“殷墟博物馆文字厅”,重点探究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仔细观察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是什么样子的;二是我国最古老的钱币是什么做的?“贝”作偏旁汉字的意思大多与什么有关?为什么?其次,到“甲骨文碑林”,辨认石碑上的甲骨文,探究其字义和字形,充分发挥想象,猜猜是什么汉字?记录下来感兴趣汉字的甲骨文。最后,到“甲骨文写意书法展长廊”,认真观看“同人体有关的字、同人体器官有关的字、同自然有关的字、同人类行为有关的字”四部分内容,寻找感兴趣汉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并记录下来。

下午,我们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学基地,开展学活动。首先,同学们跟随研学指导师,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前厅、序厅、字法自然、甲骨纪事、钟鼎千秋、物以载文、文字统一、由隶到楷、说字传义”等基本陈列展厅,理清我们中华民族汉字的发展脉络。其次,重点在“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展厅开展学活动。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甲骨现世”“科学发掘”“卜以问疑”和“文字解读”四个单元内容,了解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感受“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意义。

学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按时完成《研学手册》,及时整理学笔记,认真撰写学报告等。学校将安排各班尽快组织召开“研学成果汇报会”,并且邀请你们的家长参加。学校将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学效果,评选出“学小达人”进行表彰!

最后,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发扬团体精神!确保我们这次学活动,圆满成功!

 

案例解析

参加学活动,学生很兴奋、很激动;开展学活动,学校很纠结、很忐忑。学校针对安全问题,前期做了充分准备,制定预案并且进行演练。学活动出发前的讲话,重点围绕学活动主题展开。首先,简单回顾了出行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明白参加学活动的目的。接着,重点强调研学活动的具体行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此行的任务要求。最后,布置学活动结束后的汇报活动。本讲话内容,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言简意赅,便于学生执行。

                         

来源:

朱丹.好校长会讲话[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