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课文识字

“随课文识字法”是小学特级教师斯霞于1958年改革读课文识字的方法而始行的。随课文识字习惯上也称“分散识字”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认识拼音,会初步运用,然后在不断的运用中熟练掌握拼音,一直到小学毕业,始终不放松利用拼音来正音,并学习生字和新词,从而充分发挥汉语辨音的工具性功能。

教了拼音,教了一部分独体字之后,让学生随课文识字。课文即使是很短的,比起词和句来,内容总要多些;有的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故事,学生易学好记。学生认认字,读读书,再加上其他一些听、说、写的练习活动,课堂教学形式比较灵活多样。

随课文识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些只有组成词才有确切含义的生字,如、突、然、必、须;有些多音字,如强大、倔强,觉得、睡觉,着凉、看着;有些同音字,如风、锋、丰,向、等;有些一词多义,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懂得它的含义的词;有些较抽象的词,如英明、克服、祖国等,采用随课文识字的办法,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随课文识字,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一定的法则和程式。在解释词义时,有时编儿歌、顺口溜,有时口头造句,有时讲个故事或举个例子说明,都使字、词与句子联系在一起,以帮助学生识记字词的意义。因此,随课文识字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随课文分散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可以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基础工具。斯霞老师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方法,学生一、二年级识了2014字,五年完成了六年识字3500个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