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小篆)。

孝是古代封建社会所崇奉的道德标准之一,善于侍奉父母为“孝”。古文字的孝字,上部是一个弯腰驼背白发飘飘的老人形,下边的子代表小孩,表示小孩搀扶老人的意思。敬重老人,帮助老人,这正是孝道的具体表现之一。孝又指居丧,即在尊长死后一定时期内要遵守一定的礼俗。

孝子:指孝顺父母的人。又指父母死后居丧的人。

孝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

孝敬:把物品献给尊长,表示敬意。

 

另:

 

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从老,从子,是个孩子搀扶老人形,表示孝敬老人。篆文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孝。注意:“教”所从之“孝”不是“孝”。而是由“”演化而来。参见“教”。

《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本义为孝顺父母。

孝,本义指①孝敬父母:克谐以~;孟懿子问~。子曰:“无违。”;尽~。引申为②有关居丧的事:崔九作~,风吹即倒。也指③丧服:带~。

孝,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子部。凡从孝取义的字皆与孝顺等义有关。

以孝作声符的字有:哮、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