寽(捋)

(甲骨文);(金文);(小篆)。

会意字。甲骨文像下边一只手(又)抓住一根棍的一端,另一只手(爪)五指轻握,向另一头滑动抹取之状,会捋取之意。金文将条状的棍改为横截面(圆点)视之。篆文将“又”改为“寸”,也是手,其义不变。隶变后楷书写作寽。当是“捋”的本字。

《说文·爪部》:“寽,五指持(寽)也。从爪,一声。”析形不确。本义为用五指捋取。

,本义指①用五指捋取。故引申也指②五指。后来寽作了偏旁,用五指捋取之义便又另加义符“扌”写作“捋”来表示。

,从扌从寽会意,寽也兼表声。读,luō,本义指①用五指捋取:采采芣苢(车前子),薄言~之。又读lǖ。引申也指②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顺溜:行者见罗敷,下担~髭须;~胡子。

寽,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寸部。凡从寽取义的字皆与手的动作有关。

以寽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捋、酹。

以寽作声符的字有:埒、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