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御、禦)

(甲骨文);

(金文);(小篆)。

会意字。卸与御、禦这三字同源。甲骨文像一个人跪于悬锏(四棱鞭状兵器)前,是古代一种悬锏之祭,用以驱鬼避邪消灾除病。旧小说中的“祭起法宝”,民间春节儿童刻桃木锏挂在身上用以避邪,大概即其遗迹。或另加出“示”(祭坛)旁,以强调悬锏之祀;或另加出“彳”(街道)旁,以突出驱除之意。金文大同,或更加出“止”(脚)旁,以强调驱除活动。篆文承接甲骨文和金文,将悬锏讹为“午”,并分化为繁简不同的三体,用以表示侧重不同的含义。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卸、御、禦。如今“禦”仍简作“御”。

《说文·卩部》:“卸,舍车解马也。从卩、止、午。”这是就篆文并根据后来的引申义所作的解说。本义当为驱鬼消灾之祭。

,本义为驱鬼消灾之祭。由驱鬼消灾,引申泛指①去除,脱去,拿下来,拆除掉:~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及班师,又加赏劳,曰~甲钱;~货;先~下连接的螺丝。又特指②解去套在马身上的东西:骢马劝君皆~却,使君家酿旧来浓。用于抽象意义,指③推卸,解除:我不干了,这代表的职务就此交~;~任。由于“卸”专用于去除一类引申义,驱鬼消灾之祭的意思便由繁体的“禦”字来表示了。如今简作御。参见“”。

卸,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卩部。凡从卸取义的字皆与驱鬼消灾之祭等义有关。

以卸作义符的字有: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