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篆)。

桑即桑树,是一种阔叶乔木,其叶可用来喂蚕。甲骨文的桑字是个象形字,像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形。小篆的桑字,则树叶与枝干分离,叶形又讹变成三个“又”,已失去象形的意味。

桑梓:桑树和梓树,代指家乡。

桑榆暮景: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年老的时光。

 

另:

 

象形字。甲骨文像长着巴掌似的大叶的桑树形。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桑。

《说文·叒部》:“桑,蚕所食叶木也。从叒、木。”本义为桑树。“桑”本不从“叒”(若本字),因“桑”“若”的甲骨文形近,遂误为从“叒”,于是“桑木”也就称为“若木”了。

桑,本义指①桑树;无折我树~;指~骂槐;沧海~田;~叶。也指②桑叶:~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作动词,指③采桑或种桑养蚕:十亩之间兮,~者佣闲兮;务民于农~。

桑,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木部。凡从桑取义的字皆与桑树等义有关。

以桑作声兼义符的字有:丧。

以桑作声符的字有:嗓、搡、磉、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