豤(貇、龈、啃、懇、恳、墾、垦)

(小篆)。

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豕(猪),从艮(狠劲),会猪用劲啃物之意。艮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豤。由于豕与豸(猫)在古文中形近,故俗也写作貇。成了猫啃物了。

《说文·豕部》:“豤,豕啮也。从豕,艮声。”本义为猪啃物。

豤(貇),本义指①猪啃物。引申泛指②啃咬。古代又用以表示③诚恳。④开垦。由于“豤(貇)”作了偏旁,啃咬之义便用“龈”来表示。

龈,从齿从艮会意,艮也兼表声。本义指人啃物。借为“龂”,读yín,专用以表示牙龈。于是便另造了形声字“啃”。

,从口肯声。读kěn,本义指①用力一点一点地咬:蚂蚁~骨头;不要让羊~了小树的皮,引申比喻②刻苦钻研:~了一年书本;这个难题终于~下来了。

诚恳之义则另加义符“心”写作“懇”来表示。懇,从土貇声。如今简化作“”,读kěn,本义指真诚:(杨)政每共言论,常切磋~至(周到),不为屈挠;~切;诚~。

开垦之义则另加义符“土”写作“墾”来表示。墾,从土从貇会意,貇也兼表声。如今简化作,读kěn,本义指①用力翻土耕地:今君躬犁~田,耕发草木,得其谷矣。引申也指②开辟荒地:于是遂出~荒令;开~;农~。

豤(貇),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豕(豸)部。凡从豤(貇)取义的字皆与用狠劲等义有关。

以豤(貇)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墾(垦)、懇(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