羕(漾)

(金文);(小篆)。

形声字,金文从永,羊声,用以表示“永”的水流悠长荡漾义。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羕。是“漾”的本字。

《说文·永部》:“羕,水长也。从永,羊声。”本义为水流悠长荡漾。

,本义指水流悠长荡漾:江之~矣。由于“羕”作了偏旁,其义便又另加义符“氵”写作“漾”来表示。

,从氵从羕,会意,羕也兼表声。读yàng,既表示①水流悠长: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而济(渡)深。又引申指②水面动荡: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清猿啼:又引中指③浮动:成装候良辰,~舟陶嘉月。又引申指④水泛溢:初年渠身尚浅,伏秋二汛,往往溢出内堤。~至大堤;~奶。

羕,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羊部。凡从羕取义的字皆与水流荡漾的样子等义有关。

以羕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漾、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