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篆)。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水,从(耙出的田纹形),会像田畴一样的波浪之意。也兼表声。篆文繁化,改为从夀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濤。如今类推简作涛。

《说文·水部》新附:“濤,大波也。从水,夀声。”本义为大的波浪。

涛,本义指①大的波浪: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乱石穿空,惊~拍岸,卷起千堆雪;浪~;狂~;惊~骇浪。引申指②像波涛的声音:阴壑寒生万树~;松~阵阵。

涛,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