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篆)。

骨,即骨骼,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甲骨文的骨字,像一堆剔去肉的胫骨之形;小篆骨字加肉旁(月)则表示骨肉相连的意思。汉字中凡从“骨”的字都与人或动物的骨骼有关,如骷、骰、骼、髀、髓等。

骨干:支撑人或动物形体的骨架,比喻在整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骨肉:比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又指至亲,如父母兄弟子女等。

骨格:指人的品质、风格。又指诗文的骨架和格式。

 

另:

 

会意字。篆文从(卜骨),从肉,会着肉的骨头的意思。隶变后楷书写作骨。

《说文·骨部》:“骨,肉之实也。从,有肉。”本义为骨头。

骨,本义指①骨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也;~肉相连;脱胎换~。引申指②人的尸骨:必死是间,余收尔~焉;路有冻死~。骨头起支撑作用,故又比喻③人的品质、气概:及长,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奇伟。又比喻④文学作品的体干和风格笔力雄健:故辞之待~,如体之树骸;蓬莱文章建安~。今又引申指⑤支撑物体的架子:钢筋铁~;主心~;伞~。由骨节的鼓大,又用作“骨(gū)朵”,古指⑥一种棍棒类的兵器。如今指⑦未开放的花。

骨,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骨部。凡从骨取义的字皆与骨头等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