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形声兼会意字。“饥”篆文本是形音义皆不同的两个字:一个从食从几,用面对食几会饥饿之意,几也兼表声;另一个从食从幾(微),用食微少会荒年之意,幾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飢与饑。中古后读音渐同。如今简化皆作饥。

《说文·食部》:“饥,饿也。从食,几声。”本义为饥饿。又:“饑,谷不熟为饑。从食,幾声。”本义指荒年。

饥,本义指①饥饿:民有~色,野有饿莩(殍);牛困人~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不择食;画饼充~。又表示②荒年:凶年~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馑(菜不熟);~荒。

饥,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