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甲骨文);(金文);(小篆)。

益为“溢”的本字。古文字的益字,像皿中之水满而外溢之形,本义为水溢出器皿,引申为水涨。因水满而外溢,所以益字又有富足、富饶之意,引申为增加,再引申为利益、好处等。

益友:指于已有益之友。

益智:增益智慧。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皿(盆),上为水,会水流出盆外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益。是“溢”的本字。

《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益之意。”本义为水满溢出。

,由本义水满溢出,引申指①水涨:澭水暴~,荆人弗知;(井)挹之不损,停之不~。又引申为②增加.多:秦~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臣请三言而已矣,~一言,臣请烹;~寿延年。又引申指③富足: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用作名词。指④好处:有~于国,无害于人;效~;~虫;~友;教~。用作副词,指⑤更加,渐渐:丈夫为志,穷当~坚,老当~壮;精~求精;武~愈,单于使使晓武。“益”为引申义所专用,水漫出之义便另加义符“氵”写作“溢”来表示。

,渎yì,从水从益会意,益也兼表声。本义指①水或其他液体满而溢出:东流不~,孰知其故?洋~。引申指②超出,过度:夫两喜必多~美之言,两怒必多~恶之言。

益,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皿部。凡从益取义的字皆与水多出等义有关。

以益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谥、溢。

以益作声符的字有:隘、嗌、缢、镒、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