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愣)

(小篆)。

楞字由木、四、方会意,表示木块或木器外形四方有棱角之意,其本义即指棱角。同“棱”。

楞层:狰狞,严厉。

楞伽:佛经名。全称《楞僧阿跋多罗宝经》,或译《大乘入楞伽经》。

楞严:佛经名。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梨:梨的一种。

 

另:

 

会意字。“楞”《说文》篆文本作“棱”,从木,夌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棱。在边棱意义上俗作“楞”,从四方木会意。后又分化出“愣”,从心楞省声。如今三字表义有分工。

《说文·木部》:“棱,也。从木,夌声。”《通俗文》:“木四方为棱,八棱为。”《广韵·登韵》:“楞,四方木也。”《集韵·登韵》:“棱,或作楞。”本义为方而有四角的木头,

楞,本作。棱,读léng,本义指四方木。引申泛指①器物的边棱,棱角,或表面凸起的部分: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冰~;瓦~;~镜;眉~;~角。此义也作“楞”。由棱角又引申指②威猛,严厉:(王)允性刚~疾恶;威~。又读lèng,引申指③失神,发呆:拿张报纸在那里发~。此文后也作“楞”,今作“愣”。又读lēng,用于“不棱登”,作④后缀:红不~登。又读líng,用于地名⑤“穆棱”。

,从四方木会意。读léng,是“棱”的异体字,表示①棱角,边棱:只见外边进来一个人,头戴瓦~帽,身穿青布衣服。楞又读lèng,引申指②蛮横,凶狠:一个人~要把他所知所信的强别人去知去信去行,这便是独裁独断。又引申指③鲁莽,冒失:银凤活像个~小子,三攀两攀上了树。又引申指④失神,发呆:吴妈~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以上两个引申义如今另加义符“忄”写作“愣”来表示。

,从忄从楞省声。读lèng,本义指①发呆,失神:他~了一会,又干起了活;~神。又指②鲁莽,冒失:你也太~了,这是什么地方,你也敢闯;~头~脑。

楞,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木部。凡从楞取义的字皆与棱角等义有关。

以楞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愣。

以楞作声符的字有: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