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盟书);(小篆)。

会意字。改与攺(yǐ)同源。甲骨文左边从巳(蛇,有血水滴下),右边从攴(手持棍),会驱鬼避邪之义。金文简化。侯马盟书大同。篆文分为二体:其一仍从攴从巳(蛇);其二改为从攴从己(来回纪物状)。驱鬼避邪为改变厄运,编织纪物,线绳来回变动,也是一种改变。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攺与改。

《说文·攴部》:“攺,攺,大刚卯,以驱鬼也。从攴,巳声。”本义为古代一种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又《部》:“改,更也。从攴、己。”本义指变更。

改,本义指①变更:春秋~节,四时迭代;~革;~期;~葬;~制;~换。又特指②主动改正错误: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吾知所过矣,将~之;~过自新。又引申指③修改:~作文;~文章;~错别字;~衣服;把门~小。

攺,读yǐ,由驱鬼避邪,后专用以表示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

改,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