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小篆)。

甲骨文的埋字,像把牛、羊或鹿、犬等牲畜掩埋于土坑中之形,其本义指埋牲。埋牲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仪式,引申而言之,则把任何东西藏于土中都可以叫做“埋”。此外,埋还有填塞、隐没等义。

埋名:隐藏姓名、不为人知。后称故意不使人知为隐姓埋名。

埋伏)潜伏,隐藏。多用于军事行动。

埋怨:抱怨,责备。

埋头:比喻专心不旁顾。

 

另:

 

貍(薶、埋、狸)

(小篆)。

貍,形声字。篆文从豸(猫),里声。义为野猫。隶变后楷书写作貍。是“狸”的异体字。

《说文·豸部》:“貍,伏兽。从豸,里声。”本义为野猫。

,读lí,本义指野猫。野猫善于藏伏,后借用以表示埋藏。由于“貍”作了偏旁,于是另加义符“艹”写作“薶”,表示用草埋。因其笔画过繁,后来又造了简易的“埋”字,

,从土里声。读mái,表示埋于土中。其实“埋”在甲骨文已有,本作,是将牛埋于坑中之形,是种古代祭祀山林的仪式。引申泛指①掩埋:~其首于子驹之门;掩~;~藏;~地雷。引申又特指②埋葬死者:葬不如礼曰~。又引申指③隐藏:隐姓~名;~没;~伏。又引申指④低下:~头苦干。把不满隐藏在心里也是一种“埋”,故又读mán,表示⑤埋怨:月下刘郎走一似烟,口儿里尚~冤。“貍”如今专作偏旁,野猫之义便由“狸”来表示。

,从犭里声。读lí,本义指野猫:取彼狐~,为公子裘;~猫换太子。注意:如今“狐狸”只指狐。

狸,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豸部。凡从貍取义的字皆与掩藏等义有关。

以貍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薶、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