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東、笼)

(甲骨文);(金文);(小篆)。

(東)dōng—《说文》:“动也。从日在木中。”舜徽按:“人早起则见红日由下而上,升动不已(以木为参照物,故金文中有树枝形——笔者),因指其方曰东,东即动也。犹之黄昏日落,群鸟栖巢,因指日之所在曰西,西即栖也,故东西二字之义,皆取于日之出入以为名。”古时主人居东,故称主人为东家。请客的人称做东。泛指物品为东西。

东西:东边和西边;又用于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另:

 

象形字。甲骨文像竹木编的篝笼形,这种篝笼可用以笼火、照明或熏物,也可作为容器来负物,当是灯笼的“笼”的初文。就语音看也是“灯笼”的合音。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東。如今简化作东。

《说文·東部》:“東,动也。从木。官溥(人名)说,从日在木中。”析形是就篆文所作的解说,不确。本义当为圆竹笼。

,本义指圆竹笼,俗语称圆鼓鼓的东西为圆鼓笼东,由此泛称物品为“东西”。点燃的耵笼能令人联想到从东方升起的彤彤红日,所以“东”便被借指①东方:~方未明,颠倒衣裳;~临碣石。古时候郑国在秦国东方,称为②东道主:若舍郑以为~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引申泛指③主人:~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房~;股~。又特指④请客的人:马二先生做~。“东”为借义所专用,本义除保留在“东西”一词中外,遂不为人所知。灯笼之义则用“笼”字来表示。

,从竹龙声。读lóng,本义指①盛土的竹器:貂裘而负~,甚可怪也。引申泛指②盛东西的笼子:不知谁家子,提~行采桑;鸟~;樊~;~统。又特指③蒸笼:~屉。用作动词,读lǒng,表示④笼罩: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十里堤;烟~寒水月~纱。

东,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木部。凡从东取义的字皆与竹笼等义有关。

以东作义符的字有:重、曹。

以东作声符的字有:冻、岽、栋、胨、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