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小篆)。

甲骨文、金文的去字,从大从口,大像背面远去的人形人只是原始人居住的穴居。去表示人离开居穴,其本义为离开、离去,如去国(指离开本国、远走他乡);引申为去掉、弃除之义,如去伪存真(去除虚伪的、表面的,保存真实的、本质的)。现在的去字,与古代去字用法正好相反。如“我去北京”,是我到北京去的意思,而不是离开北京。

去处:可去的地方,又指场所、地方。

去就:指去留,进退。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口(地穴出口)。会人从地穴口走出离开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去。

《说文·去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本义为离开。

去,本义指①离开:孟子~齐;遂辞平原君而~;扬长而~;拂袖而~;~就~留;~职;~世。用作使动。指②使离开,去掉:什一,~关市之征;水果要~皮再吃;一粗取精;~取。由离开引申指③距离:纣之~武丁未久也;地之相~也千有余里。由离开的时间。引申指④过去的:譬如朝露,~日苦多;~年今日。离开此地就是前往彼地,故又引申指⑤前往: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北京开会;~学校。虚化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后,表⑥趋向:你与这先生作伴~;游泳~。又借作“弆”,表示⑦收藏:掘野鼠~屮(草)实而食之。

弆,从廾(双手)从去会意。去也兼表声。读jǔ,本义指收藏:自是天下之习《九章》者,莫不家~一编。奉为圭臬。

去,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厶部。凡从去取义的字皆与离开等义有关。

以去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却、劫、祛。

以去作声符的字有:怯、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