黾(měngmǐnmiǎn

(黽、鼃、

(甲骨文);(古文字);(小篆)。

甲骨文的黾字,像巨首、大腹、四足的蛙形。金文黾字字形讹省,渐失其形。黾是蛙类的总称;又特指金线蛙,似青蛙,大腹;又称“土鸭”。汉字中凡从“黾”之字,多属蛙、虫、龟类等四足爬行动物,如鼋等。

黾(mǐn)勉:努力,尽力。

 

另:

 

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青蛙形。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黽。如今简化作黾。

《说文·黽都》:“黽,鼃黾也。象形。”本义为青蛙的一种。

黾,读měng,本义指①青蛙的一种:~鸣泉窟室,蜃结气浮图。大概因为蛙鸣腹鼓,像鼓劲的样子,故又读mǐn借用以表示②努力,勉力:~勉从事,不敢告劳。由于“黾”作了偏旁并为借义所专用,后又另造了形声字“鼃”和“蛙”来表示。

鼃,从黽圭声。因其过繁,俗简作,从虫圭声,今用为正体。读wā,本义指青蛙:子独不闻夫培井(废井)之~乎;听取~声一片;井底之~;雨~。

黾,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黾部。凡从黾取义的字皆与蛙类动物或像蛙的动物等义有关。

以黾作义符的字有:鼋、鼍、鼍。

以黾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蝇。

以黾作声符的字有:绳、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