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旒、瑬、遊、游)

(甲骨文);(金文);(小篆)。

古代重大的户外活动或军事行动,都要大张旗鼓以壮声威。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遊字,象一人手持大旗在行走,大旗上方旗幅飘扬的样子。它的本义为执旗行进,又特指旗幅上的飘带饰物,“斿”是其本字。金文的遊字或加“止”形,表示行动之意,有邀游、行走的意思。至于小篆中从水斿声的游字,则是表示在水中浮行的意思。斿、遊、游本来表示三个不同的词,现在都统一作游,不再加以区别了。

 

另:

 

会意字。甲骨文从,旗帜),从子,用旗之子会古代旌旗末端直幅、飘带之类的下垂饰物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改为从,汓(泅)声,汓也兼表流动义。隶变后楷书承接甲骨文和篆文分别写作斿与游。

《说文·部》:“游,旌旗之流也。从,汓声。”本义为古代缀于旗帜正幅下沿的垂饰。

斿(游),读liú,本义指①古代缀于旗帜正幅下沿的垂饰:建大常(旗),十有二~;王出,建八旗,紫若(或)青,白~。又读yóu,由旗帜的飘动不定,引申为②遨游:泛泛滇滇从高~,殷勤此路胪(情)所求。为了分化字义,“斿”不再单用,只作偏旁。于是旗帜垂饰之义便另加声兼义符“”写作“旒”来表示。遨游之义则另加义符“辶”写作“遊”来表示。“游”则专用以表示游水之义。

旒,从斿从会意,充也兼表声。读liú,本义指①古代缀于旗帜正幅下沿的垂饰:旌旗垂~。又用作“瑬”,表示②古代帝王礼帽上前后垂饰的玉串:天子之冕,朱绿藻(冕饰上贯玉的彩色丝线),十有二~;冕~;~康。

遊,从辶从斿会意,斿也兼表声。读yóu,本义指①在陆地上行走:~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引申泛指②游玩:遨~;~览;~荡;~戏;~行;~逛。又引申指③求学:~学;~观。又引申指④游说:诵《三略》之说,以~于群雄。又引申指⑤交结:交~甚广。如今规范化,“进”的上述各义皆用“游”来表示。

故“”如今主要表示①在水中游动:其父虽善~,其子岂遽善~哉?~泳;~鱼。引申也指②水流、河流的一段:溯~从之,宛在水中央;黄河上~;长江下~。又引申泛指③不固定的,流动的:彭越常往来为汉~兵,击楚;~牧;~击;~民;~资。用作“遊”,又表示④游玩:鲁道有荡,齐子~遨;~览;旅~;~历。又引申指⑤有目的的旅行(求学、求官):君子居必择乡,~必就士;~学。又引申指⑥交往,交际:秦时与臣~,项伯杀人,臣活之;交~甚广。

斿,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方部。凡从斿取义的字皆与流动等义有关。

以斿作义符的字有:游、遊、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