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趣话
河南新乡市盲聋哑学校 李芬
很多汉字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有趣的是,有些汉字只要我们一分析它的几个组成部分,就知道整个字的意思了。我们来看一组和“火”有关的字。
火,在古代是这样写的:“”,就像是火苗燃烧的样子,指的是东西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炎,两团烈火在一起燃烧,一定比一团烈火要猛烈得多,也要热得多。所以“炎”有热的意思,如炎热、炎夏、炎炎、炎凉等。
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人们用火烧山林的方法来开垦田地。焚(fén),上面是“林”,下面是“火”,最初表示的就是火烧山林的意思。后来焚字又有了燃烧、烧毁的意思,如焚烧、忧心如焚、玩火自焚等。
古代的“肉”字就像是切下来的一块肉,后来和表示“月亮”的“月”混在了一起,作偏旁时也写作“月”。月字旁的字大都和人的身体有关,看一看“脚、腿、肚、腹、肝、脏、胳、膊、胸、脖……”这些字,是不是这样?把肉放在火上,是什么字呢?“炙(zhì)”!“炙”字就表示烧烤、烤熟的肉等意思。
哎呀!大事不好,房子着火了!怎么回事?发生火灾了!你看,“灾”字可不就是房子(宀)着火了吗?
房子着火了,该怎么办呢?赶快灭火呀!用水、沙土等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熄灭了。“火”上加“盖(一)儿”,就是“灭”。
火熄灭以后,留下来的能够用手摸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灰”了!你看,灰不就是手(“”是手的变形)和火合在一起组成的吗?
有趣吗?汉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不信你可以找一找,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此文发表于《语言文字报》(CN11-0077)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版2006年10月22日第3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