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高玉林

冒为会意字,从属于冃部。冃,读mào,古同“帽”,是个象形字,就像一顶帽子,里面两横就是帽子上的装饰物。“冒”为“帽”的古字。金文“冒”字,下边的“目”代表眼睛,眼睛上面是一顶帽子的形象。小篆的字形更加突出了“冒”的形状。由于帽子是戴在头上的,所以“冒”字就有覆盖之意。又因为帽子是由人头顶着的,故“冒”又有顶着之意,引申为顶撞、触犯、突出、顶起以及假冒、顶替等义。此外,“冒”字还有冒失、冒昧之义,以及不顾环境恶劣而行动之义,如冒雨、冒险。

《说文》解释“帽”说:小儿及蛮夷头衣也。这种头衣,最初只是一块搭在或结在头上的皮或布,后渐求美观。商代通作帽箍式。周代则有平型、类型、月牙型等。魏晋以前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中古以后渐用于正式场合,形制多样。其较著者有纱帽,流行于南北朝士的阶层。至明代乌纱帽为官帽,圆顶,与晚唐五代的幞头略似。唐代妇女着帽檐缀有网状面纱的帷帽和来自西域的高顶浑脱帽,清代瑶家女子仍保留帷帽的遗制。元代男子多戴瓦楞帽,明代的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凉帽和暖帽则构成了清代的礼帽。明清朝帽顶上还饰有不同质料的珠子,以辨等级。

“冒”字的上半部“冃”,写法上很特殊,里面的两横和左右两竖是不相连的,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把“冃”写成了“曰”或“日”。也有人据此把“冒”字称为“天下第一易错字”。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写对了“冒”字?